服务热线
zhikang161218
卡博替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难治性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
在癌症治疗领域,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SS mCRC)一直是个棘手难题。传统上,这类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益有限,但科研人员并未停止探索,2 期试验(NCT04963283)带来了新希望,结果显示卡博替尼(Cabometyx)联合纳武利尤单抗(Opdivo)治疗,能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老挝卢修斯卡博替尼
卡博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纳武利尤单抗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此前临床前研究发现,二者联合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展现出良好疗效,这促使开展针对 MSS mCRC 患者的临床试验。
该试验是研究者发起的单臂、开放标签研究,招募 18 岁及以上、转移性或不可切除、对三线及更后化疗耐药的 MSS CRC 患者,且要求患者 ECOG 体能状态评分为 0 或 1,排除曾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允许用过曲氟尿苷 / 替匹嘧啶(TAS-102;朗斯弗),但禁用瑞戈非尼(Stivarga)等小分子抑制剂。
试验采用两阶段设计,入组患者每日一次口服 40 毫克卡博替尼,每 4 周一次静脉注射 480 毫克纳武利尤单抗。结果振奋人心,在可评估的 47 名患者中,16 周总缓解率(ORR)达 9%(95% CI,2.4%-20.4%),16 周疾病控制率(DCR)为 40%(95% CI,26.4%-55.7%),虽无患者完全缓解,但部分缓解占 9%,病情稳定占 32% ,实现主要终点。
此外,可评估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3.4 个月(95% CI,1.8 - 5.0),中位总生存期(OS)为 10.9 个月(95% CI,4.7 - 13.8) 。有肝转移患者 16 周 DCR 是 40%(95% CI,23.9%-57.9%),无肝转移患者为 42%(95% CI,15.2%-72.3%),仅 1 名肺转移患者病情也得到控制。
安全性方面,49 名患者中 39% 出现严重不良事件(AE),多为 1 - 3 级,无 5 级严重 AE。常见 AE 包括腹泻、疲劳、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联合疗法耐受性良好,AE 特征与其他 TKI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方案类似。
研究人员还收集 20 名患者的基线和治疗期间活检及外周血样本,后续将公布生物标志物分析相关数据。卡博替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为 MSS mCRC 患者带来新治疗选择,后续研究值得期待。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商品名Cometriq,研发代号XL184,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由美国Exelixis公司开发。
卡博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 MET、VEGFR2、RET 等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它适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包括晚期肾细胞癌(RCC)、甲状腺髓样癌(MTC)以及肝细胞癌(HCC)。
在用法用量上,卡博替尼需每日一次,空腹服用,具体剂量会根据不同适应症调整。比如,用于甲状腺髓样癌治疗时,推荐剂量为 140 毫克 / 天(80 毫克一剂,20 毫克三剂) ,饭前至少 1 小时或饭后至少 2 小时后服用。
卡博替尼的不良反应较为多样。常见副作用有腹泻、疲劳、恶心、高血压、手足综合征(手掌和脚底红肿、疼痛)、食欲下降等;严重副作用则可能包括出血(如咳血、黑便等)、穿孔(存在胃肠道穿孔风险)、血栓(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以及肝功能异常,所以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一旦出现严重副作用,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卡博替尼或其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药物使用具有一定风险,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